真傳吳式太極拳講義(吳公藻,馬岳梁著)

第十五章 授受關系

練習太極拳,每因學者性情之不同,而功夫造詣各異,雖同一師乘,而對拳理之領悟,盤架

之姿勢及應用之法則各有不同,所以教者應因人而教,學者更應自知個性之優卻點而學之。

性情大約可分剛柔兩類。

剛者急而烈,剛之上者為強,剛之下者為暴。

柔者溫而順,柔之上者心氣中和而篤敬,柔之下者則意志簿弱無進取心。

剛之上者喜爭強斗勝,不屈人下,學習多務于剛,剛之者暴燥而魯莽,學者多務于猛。

柔之上者性喜和平,學者多務于柔,柔之下者心意不堅,不求甚解。

太極拳講剛柔相濟,必須鍛煉到剛不過,柔不弱,如此乃能進德修業。

柔之上者學習太極拳,容易增長功夫,性情剛之下者每每誤解慢與不用力為懶散儒弱之意。

其實慢與不用力正是鍛煉功夫之要旨,猶如煉鋼,由生鐵而熟鐵,由熟鐵而成精鋼,非長期

火候不為功。所以必須由慢而成及不尚氣力而尚用意者,因用力則笨,用氣則滯,是以沉氣

鬆勁,純任自然。

以靜制動,以柔克剛;有若無、虛若實;逆來順受,無中生有;不丟不頂全由慢與不用力鍛

煉而得之。慢所以能靜,靜所以能守,守之謂定,此即心氣之中定也。

心氣中定而後神安,神安而後氣沉,氣沉而後精神團聚,一氣貫通。

快則心粗,心粗則氣浮,氣浮則心無所守,散亂之病生,虛實更無由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rris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