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在台北劉錫亨老師處學拳時,他曾說:「練太極拳要熟讀拳經、拳論,所有太極拳的要點,都涵蓋其中,久之必有領悟。」拳經、拳論是每一位學太極拳者必讀的文章。

崑崙仙宗劉培中老師曾說:「人體關節分凹凸面,中各有一洞,『黃筋』貫穿骨節,骨髓中電能由此穿透,節節貫串。」我和拳友們找機會把「大骨湯」的骨頭撈出來研究,親見關節確有一小洞,只是穿透骨節的「黃筋」已斷掉,而且煮過的「黃筋」變成白色。

張三豐〈拳論〉中說:「週身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耳。」武禹襄〈十三勢行功心解〉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 或無微不利 )。」劉培中老師在〈太極功百字訣〉中說:「八大金剛轉,兩肘磨肋行。」( 八大金剛是指人體四肢的腕、肘、膝、踝八個關節 )都是講「節節貫串」的重要性。

習藝分理論與實務,理論指導實務、實務展現理論,互為表裡缺一不可。在習武的過程中,功夫的名稱是不是秘密,如何練出功夫的訓練方法,才是所謂的「秘訣」。

要練好「節節貫串」,先要瞭解關節之間的關係;譬如,當你用五個手指在空中劃圓圈時,轉動手掌的軸心是腕關節。用指、腕轉動劃圓時,轉動的軸心是肘關節。進一步用指掌、小臂、大臂一起轉動劃圓,就是用肩關節為軸心。如果進一步轉動整條手臂和膀子,那就會以腰為軸轉動了。打拳不會「以腰為軸」的人,這樣一步一步引導、逐個關節練習,漸漸就能以腰轉動了。下肢的踝、膝、胯三個關節,也是如此推演練習,直到以腰帶動下肢,帶動腿法、步法,這樣就能把關節的「貫串」功能練出來。

順便談談拳架運動的三種模式,第一種我稱之為「迎風擺柳」,就是從腳底湧泉穴開始,依腳踝、膝、胯、尾閭、腰椎、項骨、肩、肘、腕等關節,一顆一顆由下而上把力量傳送到指掌末梢,下盤先動、透過腰椎傳到末端的動作,例如陳氏太極拳的攬扎衣、雲手、倒捲肱等。第二種方式是「龍搶珠」,這種動作就像是舞龍時,龍頭追逐前面的火球,是以拳掌指等末梢在前引動,腰胯和下盤步法配合,目的是追逐目標、打擊目標動作較快;例如斜形、上三步、擊地捶、野馬分鬃或是九九式的摟膝抝步等動作。第三種動作則是「一動無有不動」,全身上下同時在動,不可分末梢或下盤哪裡先動,這種運動模式看起來很呆板、不好看,可是對於技擊原理來說,這樣才是最好的運動模式,因為這樣子動作,才能把發勁的「五張弓」力量集中在同一時間傳送到打擊點上;缺點是看起來比較沒有美感。

這三種運動模式都離不開「五張弓」,身軀主幹是脊椎骨,其中項骨、腰椎、尾閭三個關節最重要,用這三個關節來摺疊、彈動,是重要的「勁源」。人體發勁來源有「五張弓」,分別是上肢肩、肘、腕,下肢胯、膝、踝,脊椎骨的項骨、腰椎、尾閭,都以中間的那個肘、膝、腰椎三個關節當作「支點」,肢體的彎曲彈放,才有像「弓」一般的發勁效果。

五張弓也要「節節貫串」,如以九十九式「右摟膝抝步」為例,左腿弓步支撐體重,右腳輾腳跟蹬腿是一張弓;胸腰微微摺疊是第二張弓;右臂肩、肘、腕形成第三張弓。從後腳到前掌的貫串發放,五張弓直接用到三張弓,這三張弓貫串的九個關節,就是「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的九曲珠。其餘兩張弓雖沒有直接使上力,可是幫忙平衡、支撐,也功不可沒,所以勁力發放五張弓缺一不可。

太極拳講究完整一氣、一動無有不動、處處是手不見手,發勁時也不是只用某一種勁就能發揮效果,拳論中「節節貫串」的論述很多,略舉一得與拳友分享。

註:本文作者安守剛,2007年3月發表於〈台灣陳氏太極拳會刊〉第六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rris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