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譯外家八極拳小架與古傳易筋經的關係

八極拳是我國的著名拳種之一,目前海內外武林人士大都認為八極拳為只會練「硬」的外家拳。可是八極門圈內人士卻都是以「內外兼修」的方法獲得超常的功力,並馳騁享譽於中外武壇。據筆者所知,歷代八極前輩所練的內功一般都從八極小架入手,通過練形、練精、練氣、練神達到易筋、易骨、易脈、易髓的目的,這與眾所周知的易筋經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通過多年的研究和體悟,筆者認為「八極小架就是易筋經的變異」,二者在功理、功法和效果方面幾乎完全一致。下面筆者就運用一些論據論述這一觀點,不確切之處還請各界方家批評指正!

  一、關於易筋經

  1、什麼是易筋經

  首先,翻開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武術與養生》一書,書中講道:

  「易筋經是一種內外兼練的導引強身法,練內名洗髓,練外名易筋。《易筋經》相傳為梁武帝時代印度高僧所著。但也有學者考證,《易筋經》為明朝天啟年間紫凝道人搜集醫、釋、道流行的養生導引術及漢代東方朔的洗髓、伐毛健身法,並在宋代『八段錦』的健身理論等基礎上編輯而成的。另外,清朝初期手抄本尚有海岱遊人於大元中統元年(1260年)所作之序。綜合諸序,初步判斷《易筋經》在宋元以前已廣為流傳於少林寺內眾僧之中,罕有外傳。明清以來,其法才廣為人知,日益流傳,而且演變成了數個流派。人們常把易筋經分為動式和靜式(指坐式八段錦)。」

  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編輯並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健身氣功·易筋經》中說:

  「易筋經原自我國古代導引術,歷史悠久。據考證導引是由原始社會的『巫舞』發展而來的,到春秋戰國時期已為養生家所必習。……在易筋經的流傳中,少林寺僧侶起到了重要作用。六朝至隋唐以來,和尚們借此活動筋骨,習武健身。……明代氣功家梅顛道人在《赤鳳髓·食飲調護訣第十二》中記述:『一年易氣,二年易血,三年易脈,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發,九年易形。』文中的『易髓』、『易筋』應與『易筋經』有先後聯繫。因此,易筋經本為秦漢仙道的導引術,被少林寺僧改編於唐宋年間至明代開始流傳於社會,應該沒有疑義。」

  在上面兩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兩點:一是易筋經最初是由古代道家(道士)所創,後流傳於少林寺佛家弟子中,而非達摩所創;二是易筋經不但具有養生的價值,還有技擊的價值。

  3、易筋經的練法

  江西省南昌中醫學院李良根先生在《少林易筋經》中闡述了易筋經的鍛煉要領:一是動作準確,勢正招圓;二是呼吸自然,意念集中;三是動靜結合,快慢轉換;四是剛柔並用,虛實相兼。行功時每一個姿勢每一個小動作都不能有絲毫馬虎,一定要圓活而不僵滯,同時動作要緊密配合呼吸,採用逆腹式呼吸法,氣息長的人動作速度就慢一點,柔一點,氣息短的人動作速度就快一點,剛一點,一呼一吸為一息,每個姿勢都包含著若干個「息」的運行。總的姿勢動作要求以靜為主,以動為輔,動作靜方能意念做到集中,意念活動一般指的是「數息」,其法即默數鼻端之呼吸次數,初練時數三十息,逐漸增加,至百數為止。「數息」時精神要專注,不可有絲毫的外馳,使內氣隨任督二脈流轉至丹田凝聚而不散,並時時催動內力,使內勁保持不退,越練越堅。

  康戈武先生也在《中國武術實用大全》中對清朝同治十三年刻本《易筋經》的練法作了介紹,在松靜自然、斂神靜心的基礎上「平心靜氣,緩緩地呼吸二十一次,每呼氣時,以意體會動作的氣感和力感」。

  二、關於八極小架

  1、對八極小架的思考

  1989年筆者在河北省廊坊市工業學院上學,得識羅瞳八極拳名家、原中央國術館一等教官韓化臣的再傳弟子蘇亞軍先生,當時我們是同學。亞軍那時十八九歲,雖然年輕,可他的八極功夫已經相當深厚了,因為他從七歲就跟隨原中央國術館教授班學員、黃埔軍校教官趙榮林先生學習八極拳了。說起學拳,這裡還有一段小故事,筆者從小喜歡書法,當時在全校組織的書法比賽中,筆者榮獲特等獎。而在同年元旦聯歡晚會上,亞軍出了一個節目,就是打了一套八極拳。當時我們兩人都成了全校的「名人」,相互敬佩。於是就湊在一起商量換藝,筆者向亞軍學習八極拳,亞軍向筆者學習書法,學拳的時間定在晚上,學書法的時間定在中午,這樣二人都學得很認真,教得也都很認真。當然筆者先學的就是八極小架,亞軍教拳很嚴(練習前還要練兩趟彈腿),每天一個動作,如果這一動作做不好,就不允許學下一個動作, 亞軍說師父就是這樣教他的。這樣一套只有二十幾個動作的小架練下來整整用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後來又用了半年的時間學會了大架和對接。現在回想起來, 練的時候採取的是「一步一樁」的方法,

  站累了才能換下一式。當時也不理解為什麼要這樣練,只是覺得腿上有勁了,飯量增加了,頭腦清醒了。1991年,筆者又在廊坊市萬莊鎮結識了王忠泉(與李書文是師兄弟)的再傳弟子付廣池先生。付先生曾在部隊擔任過武術教官,當時他在我們學校附近開辦了「飛龍武館」,付先生請我為他的武館書寫了牌匾(現在仍懸掛著),他的弟子很多,有部隊戰士,有武警戰士,有高校學生,還有各縣的武術愛好者。付先生教筆者八極拳也是從小架開始,並為筆者拆了拳,講了用法,記得那時他對我講,八極屬於武當門的下三門,是典型的內家拳,當時我也沒往心裡去。

  畢業參加工作後,我一直沒有放棄練功。後來又跟沙國政先生的弟子李雲祥老師學習了楊式低架太極拳,就想,為什麼太極拳就是一種編排套路,而八極拳卻有小架和大架之分呢?而且,小架和大架的練法又截然不同,為什麼大架不「蹲」不「耗」呢?八極門都知道,吳鍾時代八極拳只有小架、大架和對接,它們的作用分別是什麼呢?這幾個問題長期困擾著我,直到2000年筆者拜霍文學先生為師,得先生教誨,才瞭解了八極拳的理論知識,霍老師有一套內功易筋經套路。這才對八極小架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認識,才知道每一個武術門派都將樁功視為培元養氣、煉神求勁的的法寶,誰得到了真傳都不會輕易傳人。隨著武術理論知識面的進一步拓寬,筆者發現在傳統的武術套路中,沒有一種象八極小架這樣練,很是獨特,在霍老師傳授數息、運氣之法後,才真正領悟了八極小架的內涵,將其與易筋經聯繫起來。

  2、八極小架的功理內涵

  據清末民初的《羅疃八極拳譜》云:八極小架乃八極拳之精華也,定勢極為重要,乃八極拳之基本也。講究內三合、外三合,要以意行氣,以氣促力,內外相合,身心相印,內外上下完整一氣,動中含靜,靜中含動,停似走,走又似停。練好小架是獲得「將健身與技擊融為一爐」的精妙真諦至關重要的途徑。講究陰陽頓挫,氣力貫通,內以練氣,可獨善其身;外以練硬而壯筋骨。

  「神槍」李書文在講八極小架時明確指出:「小架乃八極拳之基本功也,初學者務從小架開始,然後再練八極拳。小架練習要發六合勁,要以意領氣,以氣引力,氣力相輔,一極動百極相應。」

  中國武術協會委員、北京武術院副院長王世泉先生在《八極拳珍傳》一書中講:「八極拳屬內家拳法之一,須內外兼修,凡行內功,多借外輔,由內達外,內壯而外堅,故習練八極拳者,必先懂得意、氣、力的結合,要以意領氣,意到氣到,氣到力到。全身上下,一動無不動,一靜無不靜,動中猶靜,靜中猶動」。

  安徽省蚌埠市八極拳研究會的馬琳璋先生講:「八極小架是八極拳的基礎拳,又是八極拳的樁功,歷來被八極門前輩視為蹲功、練拳、搏擊的重要訓練手段,是練習八極拳武功必不可少的課程。」

  3、八極小架的練法

  由上可知,八極門人都把八極小架作為本門的築基功夫,極其重視。傳統八極小架的練法採用」一步一樁」的形式進行,或稱為「蹲小架」、「耗架子」,內養精氣血,外壯筋骨皮。

  另外,筆者恩師霍文學先生在《霍氏八極拳譜·調養功》中說:「八極拳屬內外兼修,意形具備,既可強身健體,又有很強的技擊性。習練八極技藝要內外堅實,心神震定,通過正確的姿勢,使外形運動、呼吸、意識恰當地結合起來,以便於疏通經絡,促進真氣的運行,加強調息的效果,以後天之氣換得先天之氣,達到凝神固精、調血理氣、堅實內外的作用,從而增強拳術的習練效果。具體到調養功,則有丹田功法和數息功法。丹田功法是運用意念將氣引導到丹田處,口裡默念穴位,這樣氣血的流動隨著意念沿任督兩脈循行到丹田部位,每循行一圈為一次」。數息功法是站好樁後,以鼻作為出入之門,先使脈氣沉靜,氣息直達小腹丹田處,由一數至五數或由一數至十數,可根據自己實際而定其數,但不宜太多,通過數息,達到丹田自身開合,調養身心的目的」。

  中國武術學會委員、廣州暨南大學教授馬明達先生在《武學探真》中闡述了八極拳小架的傳統練法:「……更重要的是,八極講究『慢拉架子快打拳』,架子是泛言一切架勢,具體來講就是指八極小架。小架動作不多,但結構極其嚴謹,練的時候要求必須做到沉著穩健,不急不躁,一手一勢交待得清清楚楚,需要含著力量耐著性子慢慢『拉』,把力量運足了,式子做周正了,氣調順暢了,從頭到尾,氣完力足,這是一種極其重要的訓練,一種身心兩益的訓練。但最重要的莫過於一個『靜』字。」

  台灣劉雲樵先生說:「小八極為八極拳中的小架子,是本門入門的第一套拳法,它在八極拳所有的套路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因為一切有關八極拳功法修煉的基礎,全都從這套小架開始下手。在練習的過程中,每一式、每一動都要求架勢低沉緩慢,每一式必須經過八次呼吸的反覆修煉,就是默數八次的呼吸,功力將會逐漸紮實穩健,而後在每一式的訓練中呼吸次數與時間將會逐步增加。默數時要將意念灌注全身各個部位。運勁先求松靜,松則靈,靈則氣血暢通,靜則凝,凝則發勁完整,故松靜是練拳之要訣也,守得靜,八極則入道矣。」在外壯功夫方面,劉先生還公開了打吊袋、拍摔凳、鷹爪壇、鐵砂掌、鐵山靠的一些練法,反覆強調練習八極一定要「內則培養氣血,外則鍛煉筋骨和肌肉」,也就是「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以便達到「斂氣如綿,鼓氣如剛」(也就是剛柔相濟)的境界。

  滄州著名八極拳家朱寶德先生講:「習練八極小架要求動靜分明,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適當掌握速度,按常規要求,靜止時不限時間,當下盤支撐到極限時再變下一個動作,發力不要過猛,只要能做到意到、功發、力達即可。出手發力要剛中有柔,柔中有剛。」

  三、易筋經與八極小架之比較

  從易筋經與八極小架的功理功法可以看出,二者之間存在著的四個共同點:

  1、二者均起源於遠古道家或道教。

  2、二者均以養氣、練氣為法,用周天、數息之法練意練神,屬內功範疇。

  3、二者均依仗沙袋、木樁、球、板、石等練外硬功,以壯筋骨皮肉,屬外功範疇。

  4、二者行功均動靜分明並以靜為主,動作剛柔相濟、講究內外兼修,集養生與技擊於一體。

  再看二者的動作姿勢,通過對照,可以說是非常相似,只是幅度略有不同而已。首先起式就完全相同,都是雙手上挑與肩平齊,易筋經稱「拱手式」,八極小架稱「作揖式」或「請手式」,實際上就是現在所指的「抱拳禮」。然後都過渡為「頂肘式」。易筋經第二式在小架中稱為「二郎擔山」或「亮翅」,第三式在小架中稱為「霸王舉鼎」;第四式在小架中稱為「打虎式」;第五式在小架中是「轉身抱拿」和「小纏」的過渡式;第六式在小架中是「頂肘」與「雙閉襠」的過渡式;第七式是小架中「懷抱嬰兒」的變異;第八式在小架中稱為「雙撣手」;第九式在小架中稱為「疊手掌」;第十式、第十一式、第十二式是小架熱身動

  作中的三個重要式子(敬請八極同道仔細捉摸驗證)。

  由此可見,八極小架中蘊含著易筋經的所有動作。有人也許要問,八極小架共二十四個動作,這跟易筋經怎麼能對上號呢?大家也許不知道,易筋經從春秋戰國發展變化至清朝咸豐年間才真正定型為十二式。因為它是「在宋代『八段錦』的健身理論等基礎上編輯而成」的,所以早期的易筋經並不是只有十二個動作。就連八段錦也分為好幾種,明清時期就流傳出了「十段錦」、「十二段錦」、「十六段錦」和「二十四段錦」 (見《中國武術百科全書》和《國技論略》),而且在少林寺的易筋經中原本就包含了八段錦(見《易筋經·外壯神力八段錦》),一些專家學者大都認為先有八段錦,就是「拔斷筋」的意思,後來讀成「八段錦」,再後來才又發展出了「九段錦」、「十段錦」、「十二段錦」、「十六段錦」、「二十四段錦」,這幾種的功效與易筋經完全相同。八極小架雖然有二十四個動作,但除去相同的動作也只剩下不到二十個動作。因此,八極小架中除去易筋經中的十二個動作外,都能在八段錦中找到。如八段錦的第一式兩手托天理三焦就是八極小架中的霸王舉頂;第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鵰就是八極小架中的拉弓式;第三式調理脾胃單舉手就是八極小架中的按陰掌;第四式五勞七傷往後瞧就是八極小架所有馬步動作中的眼睛隨視法;第五式、第六式是小架熱身動作中的重要式子;第七式鑽拳怒目增氣力就是八極小架中的撐捶式;第八式背後七顛百病消就是八極小架按陰掌和雙揣襠中提腳跟雙震的動作。

  四、結論

  通過以上論述, 我們最終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

  八極小架是由易筋經(內含八段錦)發展轉變而來(這僅僅只是筆者一家之言),它保留了易筋經的精華部分,將易筋經中的動作略加調理而成適於技擊的功架,去除了一些不適合於技擊的勢子,放在熱身的功法當中,重新對套路進行了科學的編排。它在八極拳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內外兼修的過程,達到內壯外堅的目的,為練習更高一層的八極大架打下牢固的基礎。是中國武術門派當中典型的內功拳,從而推翻了一些武林人士認為八極拳是外家拳的觀點。

  確立了以上觀點,八極拳在養生和健身方面的價值也就不言而喻了(具體的八極養生知識筆者將另文論述)。

  至於小架內功的具體練法,則只有少數八極「明家」的嫡傳弟子會練。正如一些人常講的:「此人打的是八極拳的架,卻沒有八極拳的勁」,實際上指的就是沒有內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rris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