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照奎傳百把氣功樁雙手樁


  樁功是太極拳運動中非常重要的功法之一,為歷代拳家所重視,故有「入門須站三年樁,百練不如一站」之說。武林中每一門派都有結合本派拳術特點的樁功,通過練習來添補套路中的不足,增長功力,培養意志。傳統的陳氏太極拳也不例外,它的樁功有動、靜二種,真正做到動由靜生、動靜互根,靜樁如無極樁、渾元樁,動樁如百把氣功樁等等。此外,套路中任何一個屬中定勁的拳勢都可以做為一種樁功來練習。
  獨具特色的百把氣功樁又稱動樁或活樁,為陳氏太極拳家陳照奎所傳。因每次練功遍數為百把,故而得名。1977年陳照奎師公在石家莊馬虹恩師家中居住期間,將此功法作為陳氏太極拳的上乘功法傳給我的老師。經老師刻苦實踐、精心整理,曾在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陳氏太極拳拳理闡微》一書中發表。篇中主要介紹了單手百把樁的練法,今不重述,現與大家共同學習雙手樁的練法,由於水平有限,敘述不周之處,還望廣大同好批評指正。
  雙手樁在「擖手」中稱陰陽開合手,主要練習「培根」、陰陽變化、胸腰折疊、丹田內轉與纏絲勁,技擊中我守我疆、不卑不亢、以靜待動、化打合一、因敵而變。發勁時,驚炸彈抖、猶龍似蛇、節節貫穿。此樁在呼吸上採用了逆腹式呼吸與體呼吸相結合,從而達到培養根基、充實丹田之氣,納新吐濁,使清升濁降,改善心肺功能,增加血液中的營養,推動全身氣血運行,起到「給養加油」的目的。經眾多實踐及科研表明,此法對高血壓、冠心病、慢性腸胃炎、風濕性關節病、肺結核、貧血等病症均有不同程度的康復和治療作用,被醫學界稱為「鮮為人知的健身運動」。現將具體功法介紹如下:
  動作一:面向正南而立,兩腳平行開步,腳尖微微外撇,兩踝松豎合住勁,腳指抓地,湧泉穴空,立身中正,虛領頂勁,兩眼向前平視,精神內斂,外示安逸、意守丹田,呼吸自然,兩肩放鬆,微微前卷,兩臂自然下垂,雙手五指成瓦攏掌合於大腿兩側,兩肘微微外棚,做到肘不離肋,肘不貼肋。
  在練習之前應使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洗心滌濾」,對自己在精神、肌肉、筋骨、皮毛、神志的放鬆程度上做一全面檢查,而後開始啟動。
  要點:站立時,身體重心要平均落在兩足上,兩膝不可前跪,週身要松透棚圓,注意空胸實腹,體會自然呼吸的深、長、細、勻、緩,做到「以氣運身,務令順遂」。
  意氣運動:目光由遠緩緩收回至祖竅穴處,同時引氣從祖竅(上丹田)經神闕(中丹田)至會陰穴(下丹田)再分向兩腿下降到腳底湧泉穴,使真氣由上而下經體內流向四肢,而後進入無物無我的無極狀態,領會「練功須從無極始,陰陽開合認真求」。
  動作二:胸腰螺旋左轉,松左胯翻右臀,襠走後弧,重心右移,使右腿屈膝下蹲成為實腿,支撐體重,左腿則以髖關節為軸緩緩上提,同時吸氣,胸腹做順纏運動,而後左腿逆纏,以腳跟裡側著地,向左前方45度斜蹬出,到位後腳尖上翹裡合,松胯圓襠,兩膝開合相寓,立身中正,虛領頂勁,鬆肩墜肘,兩臂自然下垂,擁勁不丟,同時呼氣放鬆,胸腹做逆纏運動,胸向西南,眼視左前,餘光兼顧左右,耳聽身後。
  要點:左膝上提時,左小腿要自然垂直,踝關節放鬆,腳尖不勾不繃,右膝要下沉,同時丹田內聚(收腹、吸氣、松胯、提肛)出步時,兩腳要騎在同一直線上,兩胯放鬆,重心要虛實分明。
  意氣運動:以腰為軸,丹田帶動。使真氣從左腳逆纏上行至膝,以膝領氣經胯,走一個入勁(足、膝、胯)入丹田,再經丹田轉換,走一個出勁(胯、膝、足)向左,節節伸展。
  動作三:左腳尖踏實,五趾抓地,湧泉穴空,胸腰螺旋右轉,松右胯翻左臀,襠走後弧,重心左移,左腿逆纏合勁,有腿順纏蹬勁,兩膝開合相寓。同時,雙手塌掌根略逆纏合於腹前中線兩側,掌心向下,指尖相對,兩肘微棚,兩腋下空,胸合背開。吸氣(丹用內聚)胸向西南,眼視左前;接上勢,胸腰螺旋左轉,松左胯翻右臀,重心偏左,左腿順纏合勁,右腿逆纏蹬勁,兩膝開合相寓。同時,雙手塌掌根,雙逆纏走弧線上搠至胸前中線,掌心向上,指尖相對,兩手間距20厘米左右,成左弓步,重心略右移,做到去之中必有後撐。立身中正,虛領頂勁,鬆肩墜肘,兩臂擁圓,胸開背合,呼氣(丹田膨脹),胸向正南,眼視前方,餘光兼顧左右,耳聽身後。
  要點:胸腰要有折疊運化,做到從反面入手,遇左先右,雙手的開合不要太散,做到手合肘開,主要突出雙手的大魚際,同時前發後塌、八面支撐。
  意氣運動:引地之陰氣從腳底湧泉穴沿腿內側上行經會陰、命門源源不斷地進入中丹田,採陰補陽,使機體內部陰陽平衡,補腎氣之虧損,煉精化氣,為循經走脈打下基礎。
  動作四:方向不變,左胯放鬆內收,右臀微翻下坐,襠走下弧,重心右移,左腿順纏蹬勁,右腿逆纏合勁,兩膝開合相寓,同時雙手塌掌根順纏走弧線,抓握成拳,收回至腹前中線兩側,雙拳拳心向裡、向上,兩拳間距10厘米左右,吸氣(丹田內聚),立身中正,虛領頂勁,鬆肩墜肘,兩臂棚圓,兩腋下虛空,含胸圓背,胸向南,眼視前方,餘光兼顧左右,耳聽身後。
  要點:重心虛實互換時,右腿要合住勁,左腿不可蹬得太直,雙腿要做到「勁以曲蓄而有餘」。雙手抓握時要從梢節依次抓握,突出小魚際,沉肩合肘,使雙手的動作與丹田「說上話」,即大小動作都由丹田帶動。
  意氣運動:雙手抓握時,要做到週身合住勁,氣聚丹田,意想通過雙手將自然界精華之氣源源不斷地收歸體內,為丹田內轉,積蓄能量。同時,感到丹田發熱,百會穴有氣旋感,足沉發重。
  動作五:胸腰螺旋右轉,松右胯翻左臀,襠走後弧,重心左移,左腿逆纏合住勁,右腿順纏蹬勁,兩膝開合相寓,同時雙拳坐腕塌掌根,雙逆纏加大掤勁,拳心向下,兩拳間距不變,胸向西南,眼視左前;接上勢,胸腰螺旋左轉,松左胯翻右臀,重心偏左,左腿順纏合勁,右腿逆纏蹬勁,兩膝開合相寓,同時雙拳變瓦攏掌,雙逆纏走弧線上擁至胸前中線,掌心向上,指尖相對,兩掌間距20厘米左右,成左弓步,重心略右移,前發後塌,八面支撐,立身中正,虛領頂勁,鬆肩墜肘,兩臂擁圓,胸開背合,手開肘合,呼氣(丹田膨脹),胸向正南,眼視前方,餘光兼顧左右,耳聽身後。
  要點:雙手掤開時不要出圈,上體不可隨之前傾,做到前去之中必有後撐。同時雙腳十趾要抓住地,湧泉穴要空,以防「拔根」。此動作也可震腳助力,發勁練習。震腳時,腳掌要放平,使意、氣、力同時到位。
  意氣運動:雙手前擁時,意想中丹田之氣由會陰至命門沿脊背上升,經肩、肘通達於手的梢節,使週身由內到外,無處不棚,內氣擴充到梢節,形成意圓、形圓、氣圓的太極太和狀態。
  降氣收功法:雙拳收至腹前中線兩側後,雙逆纏下塌變掌合於大腿兩側,而後,右腿屈膝下沉,支撐體重穩定重心,提左膝,左腿略順纏收回,左腳掌放平,自然下落。
  意氣運動:當雙手行功至百把時,意念將週身散發之氣收歸於丹田,感到小腹充實氣騰然。兩腎火熱,週身舒適,精神充沛,收功後,應靜守一定時間,使身心從動態歸於自然的靜態之中,方可離去,切不可拔腿就走,草草了之。
  總述:百把氣功樁,無論是單手樁還是雙手樁,都要使內氣與外形完整統一,令內氣鼓蕩,外形飽滿,吸氣時,吸入清氣,橫膈肌下沉,真氣聚於丹田;呼氣時排除濁氣,橫膈肌上升,丹田膨脹,使真氣出於丹田、貫於四梢,通過活樁靜養先天元精、元氣、元神,以補後天精、氣、神之不足,達到精足、氣盛、神旺,增加功力,內壯外強,延年益壽。
  此功法在練習時,要循序漸進、切不可急於求成,每日早晚各行功一次,效果更佳。練習時,提肛、松胯、翻臀,會陰處一緊一鬆,骨盆處髖關節在立體螺旋的形式中上下轉動,使襠部走一個斜向或立體的「∞」字形。每次一開一合,雙手在體前走一個立圈為一把,雙手可按上述動作過程左有交替練習。初練時,每次不宜太多,不可超過36次,隨著功力的增大而增加把數,最後達到隨心所欲,此功成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rris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