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來,我就想把練習形意拳的道理寫出來,供諸位同好作為研究內家拳的基礎。但是,始終鼓不起勇氣執筆。因為我們人類的身體結構極其複雜,就算練了幾十年拳術,所能體會、領悟的也是極為有限的。以有限的認識去揭示極為無限的人體結構,豈非事倍功半,勞效微薄麼?不過深入一想,實是似是而非。作為一種博大精深的內家拳學,形意拳從魏晉創立,到唐宋昌盛,明末清初又復盛行,深受拳術愛好者的喜愛。但是,在眾多的拳術傳習者當中,真正得到真傳,明白拳術道理的人真是少之又少。這是由於以往的拳術傳習者們,鹹秉遵師訓,口口相傳,代代沿襲,所能形之於筆墨者極為稀少。就算有有心人編撰拳譜,但往往生吞活剝,偏成韻語,當時果然便於背誦熟記,過後叩問其意,則多不能準確解釋。譬如:開始練拳必須從站樁入手,老師必然諄諄相告:「這是還虛功夫,是『陰陽採補』的方法,是『損其有餘補其不足』的,還要路徑是『表裡相循環,動靜相結合』的作基礎功夫。站樁時有『內三合,外三合』的規矩,有『三害不可犯,九要不可忘』的方法,有『三尖不找難達四梢,三根不照難求息調』的指示,有『四正八柱』,將四肢百骸渾然成為一整體的練法、方法。」練法與規矩,練了之後究竟與人體組織起了哪些作用?不知道這許多規矩方法與懂了這許多規矩方法有哪些差別?同樣開始練,其後所得結果在程度上又有哪些不同?大家都知道拳術有外家內家之分,因何有此區別?既以內家而論,也有有體無用或有用無體,以及體用兼顧等類別,就是所謂體用也看在拳術中指的是什麼,優劣何在呢?學生欲學拳,對拳的知識茫然無知,如何選擇拳種,對拳種已有所認識則選擇老師也可迎刃而解,不至於再糟蹋時間,我立志想做識途老馬,使後來有興趣於鑽研拳術者得以避免走上歧路。
形意拳分三個步驟進行,所謂「三還九轉是一式」,第一步求其正齊,上下一致,所謂一動百動,一靜百靜,有如春蟲蟄;第二步求其力面擴大,所謂拉絲棉拉鋼絲,好像滿載的塌車由橋腳處車上橋面;第三步如春沼魚由圓而滿,由滿而空,所謂人身一小天地,天地為一大天地,我即天地,天地即我,我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也即是明暗勁化勁三步功夫,何以有明勁?是練精化氣易骨也,暗勁是練氣化神易筋也,化勁是練神還虛洗髓也,這三個步驟層次鮮明,姿勢不變而所得結果也隨著層次轉移,練一年與練十年其效果截然不同。我們以呼吸而論,初步明勁時呼吸來往宏大,自己能聽到聲音,第二步暗勁呼吸仍然宏大,但已聽不到聲音,第三步化勁雖以輕如鵝毛置於鼻端,呼吸出入不有微動,而做到內胎息,所以有調息,調整呼吸,恢復呼吸,以本能滿足新陳代謝的需要,不論情緒波動或勞動強度擴大都不會影響到呼吸正常,故養生入手方法莫不以調息為主,調息莫不以攝心入靜為主,息調則血液循環、消化、排泄等莫不隨之正常化,祛病延年,可操勝券,尤其是體用兼有的形意拳最為有效。

一、站 樁

形意拳入手首先要站三體式,初步立正姿勢名之曰無極式,頭要頂,項要豎,目要平視,一任鼻孔自然呼吸,嘴要虛合,舌要頂上顎,齒要相叩,兩肩下垂有鬆開意,兩肘下垂有包裹意,兩胯胯根要松,兩膝如起步時略帶彎曲,不可有死彎子,此時足根不扭,兩足足尖不扣,整個體重移置於兩足足根,兩足前心與地似離非離,似著非著,好像沙地立竿,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又好像騰雲駕霧,其目的要求做到虛無,搖搖欲墜的光景,即進入了靜的境界,限制了思想不開小差,同時正因為把整個身體的重心平均分置與兩足足根,做到了呼吸直貫臍下的腹式呼吸,也即是古人說的「真人呼吸入踵」的一種腹式呼吸,所以立無極式時要做到目無所視,耳無所聞,心無所思,與大自然渾為一體,即所謂天地為一大天地,人身為一小天地,故有天地即我,我即天地的概念,絕對跨進靜的境界,才能有恬澹虛無,精神內守,初步做到情緒安定,疾病勿侵,大家都知道頭腦為人一身之主宰,呼吸中把主持大循環與小循環的氣體交換,氣體為人身上各器官各組織的原動力,所以有此處正則一身正,此處不正則無身正,頭是整個身體的領導大隊長,因此頭頂而鑽是順勁,頭落而翻是逆勁,順勁是運動伸肌的鍛練方法,逆勁是運動屈肌的鍛練方法,但順逆二勁決不是割裂開來,分別加以運動的,而是順中有逆,逆中有順的互相協作,不可分開,這就是呼吸納入正軌,即不能呼長吸短或呼短吸長違反自然規律,也用不著注意呼吸,一任自然,所謂氣不可御,御氣則滯,也就不會犯上「有心御氣,氣反奔騰」的違反自然等毛病,所以頂頭是調息(呼吸)的主要一環,豎項是穩定全身平衡姿勢的要頭,大家都知道維持平衡依靠身後的半規管,假使把頭頸左右旋轉,半規管離開水平位置,就要暈眩,影響身體立不穩,假使坐海船遇到風浪就要暈眩甚至引起嘔吐,古人以項為奼女,象徵陰柔,以腰為美男,象徵陽剛,即以柔克剛調和陰陽,頗與人體生理符合,蓋甲狀腺激素主管抑制,腎臟腺激素主管興奮,所以豎項塌腰使脊髓中樞和大腦中樞協作通暢,因為兩腺激素分泌時與淋浴相仿,故以鉛汞二物象徵,該兩腺分泌情狀既不許有偏勝也不許有偏差,要相互協調,力持平衡,所以有熊經鳥伸之說,目的視線其範圍就比五官中任何一官來得廣,因為目有所視最易引起思想情緒波動,但是閉眼睡著雖不用目去視,而思想雜念如萬弩齊發,會得紛至沓來,越是心想停止雜念而雜念越不肯聽話,會得接二連三地竄跳出來,所以閉目垂簾並不是幫助入靜的門徑,誰有將目的視線調整在兩目一樣高低的水平線上,力避仰視為老陽,俯視為寒陰,配合頂頭豎項及整個體重重心安放在兩足足根,作為幫助攝心入靜的一環,鼻為呼吸出入的主要器官,鼻孔中的設備其要有二:第一阻止灰塵吸入肺腔;第二調節空氣溫度,防止冷空氣進入器官,所以必須用鼻孔專任呼吸之職,凡人用力不論寒暑都容易使嘴張開,其弊有二:一則在不知不覺幫助呼吸時容易將空氣中的灰塵吸入肺腔;一則容易使牙齒不叩,舌頭不頂上顎,引起喉乾口渴,故必須將嘴虛合,萬不可用力緊閉。將舌頭略捲向上輕輕頂上顎。身上有四梢:一、骨之梢是牙齒;二、血之梢是毛髮;三、肉之梢是舌頭;四、筋之梢是指趾之甲,故舌為肉之梢又名鵲橋,舌頂上顎是使肉與肉之間氣流通達,猶之乎河上駕橋,交通往來,不受阻隔,大家都知道,口中涎唾是六液頭等重要的津液,其味淡,不像其它玉液或鹹或腥,唾液中化學成分有許多種,至今尚末分析出來,但是都知道它起著幫助消化和潤滑作用。古人遵這唾液為華池之精,可以灌溉五臟,流利百骸,說也奇怪,如果你在勞動中能夠能夠舌頂上顎,不管多久而不感覺口渴舌干,因有上池之津潤於所致,以津上出於舌間之尊泉穴,常用舌頂上顎,即能使津液不斷自生,假使嘴不虛合,齒不相叩,舌不頂上顎,不消多少時間,就會感到口渴舌干,這種舌頂上顎是生理上的天然本能,並不是創造發明,而是與生俱有的東西,如果你注意一下初生嬰孩在襁褓時,不管他熟睡也好,清醒也好,隨時隨地都能看到他們的舌尖本能地上頂於顎,直到後來在成長的環境中逐漸把這與生俱來的本能消失乾淨,現在不過力求恢復這個與生俱來的本能,牙齒為骨之梢,牙齒的運動要輕叩;兩肩下垂是順勁;兩肘下垂有包裹意是逆勁;腰要塌,有往前往下按的意思;兩胯胯根要向後縮,即是松的意思,這是氣貫小腹時的關鍵性要著,才能把整個體重重心置於兩足足根,此時即能步入杳杳冥冥,恍恍惚惚的虛無境地,落實到靜的境界,古人說:道本自然一氣游,空空靜靜最難求,得來方法皆無用,身形應當如水流。就在這個無極式的基礎上改為太極式;右足用足根左足用掌心,如撐船時用的竹篙一樣,左手掌心露蓋於自己的肚臍眼,右手不動,向右旋時用左足根如研墨一般旋轉,即拳中之研勁。無極式時足尖不扣,足根不扭,太極式時兩足足根各向外扭,兩足足趾均向地扣緊,這樣做既感到心平氣和,依靠重心在兩足足根,身子往下坐,鬆開胯根,右膝不衝過右足足尖,要膝與足尖垂直成一直線,左手在下,右手中指蓋在左手食指上,兩手與胸間人字骨相齊,這就是做到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這內三合,然後邁步向前,即左足要在右足根的相齊一線向前邁出,要在不影響右足與右胯之下晝向前,如推東西向前,如按物向下的意思。如拳譜上說:腳打踩意不落空,足根先著地,足尖後著地,在著地的同時,要與後足即右足時把兩足足根向外扭,把兩足足尖向下扣,兩膝如同騎馬般向裡扣,右腿在極力松胯,即往後坐滿在足根,然後用力往上蹬,如邁步跨過河濱,即拳譜上說:消息全憑後腳蹬,蹬腿啊!扣膝啊!扣足尖啊!扭足根啊!都不許顯露形跡,在左足邁出的同時,左手往前推,右手往後拉,兩手之指要撐開,大指與食指之間的虎口與人字骨在一水平線,肘要朝上極力往裡裹,這是左手,右手往後拉,拉至肚臍眼,手腕靠臍停止,也要平腕豎掌,手根往外翻,裹肘不離肋,左手食指中指分開,如有兩線牽著兩眉,即拳譜上說:二指挑眉,右手的食指中指分開,極力往上翹,這就是二指挑肩,這就是三體式,右足足根與右胯與右肩成一條垂直線,左足足跟與左膝與左臂肘尖成一條垂直線,外三合是形意原的基本功,初練時老師往往傳授形式,力求形式合乎規矩,亦不將平腕、豎掌、裹肘、翻手根以及扣足尖、扭腳跟相告。考其原因:(一)初立時不能求得中正,不能前俯或是後仰或左偏或右,思想上照顧不到。(二)難求中正,也就是氣質不肯就範,故呼吸驟然變得宏大,手足鼓蕩尤其是後足即右足抖得厲害,無法控制,故事實上不允許再想其它。(三)初立時只能做到不俯不仰不偏不倚,在中正基礎上使有吸則降的感覺。(四)根據萬物土中生的道理,故先從扣足尖扭足跟扣膝頂膝松胯塌腰蹬腿垂肩鬆肩裹肘平腕豎掌手根橫翻二指挑眉挑肩豎項頭目視虎口嘴虛合齒輕叩舌頂上顎呼吸自足趾手指及頭頂等五處,要由下而在喊口令「一」均要做到。(五)天得一則寧,地得一則靜,得一則靈。故就是說一要塌(塌腰、塌腕)二要扣(扣肩、扣膝、扣足尖)三要提(提肛,但決不可用意去提肛,如忍住大便一般,而是塌腰縮胯即包含了提肛)四要頂(頂頭、舌頂上顎,頂手、頂膝)五要裹(裹肘、裹胯、裹膝)六要松(鬆肩、松胯)七要垂(垂肩、垂肘)八要縮(縮肩、縮胯)九要起鑽落翻分明,頭頂而鑽,頭縮而翻,手起而鑽,手落而翻,腰起而鑽,腰落而翻,腳起而鑽,腳落而翻。用這九要作為練拳工具,使人體由踵至頂渾然成為整個一塊鋼鐵。這九要是內家拳主要,得真傳和得不到真傳,知道家拳的九要而知道達到要道理者,往往有之。所以人說練拳之人多於過江之鯽,而能其方法進入內家拳門者實如鳳毛麟角。在晚清民初的時候,國術導師李存義,外稱單刀李者,從師齊奇蘭了十五年拳,依然不到拳中道理。後來其師齊奇蘭向同門說這孩子不會走到別門兒裡去的,一言之下才傳授給他,所以李存義教人最多,但沒有把真傳傳授給任何人,其珍視蓋想見了。因此初步練拳入要站三體式,站三體式內三合,不挺胸,不可鼓腹,不尚拙力,這拳中三。心與意合,就要做到整個體重70%置於後右足跟,30%置於前左足跟,也就是單重。單重並不是前足完全不用力,什麼是心與意合?就是要用鎮心猿拴民的方法時時牢記教師口授的八要:「心定神寧,神寧心安,心安清淨,清淨無物,無物氣行,氣行絕象,絕象覺明,覺明則神氣相通」,神氣相通即步入心息相依即意與氣合了。不妨舉例,說明呼吸要在情緒安定之下才能達到平衡均勻。古人說喜則氣緩,怒則氣上,悲則氣消,恐則氣散,痺則氣滯,思則氣結,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暑則氣洩,寒則氣收,任何情緒波動或氣候變化時第一個受到影響的東西就是呼吸,所以《大學》上說有所憤恨,有所好樂,有所憂患,等等,則心不正,心不正自然影響到呼吸,所以要想方設法,求力與氣合,普通一般想法,總以為要用力就得像舉重挑擔要咬緊牙齒屏住呼吸,這不是用先天自然之力,而是用的後天笨拙之力,所以拳譜上稱之為一害,這先天自然之力,舉例說明:比如人在勞動的時候感到身子疲勞,即會本能地舉手投足,伸個懶腰就會覺得輕鬆愉快,試問伸懶腰要用力否?伸懶腰沒有不用力的,這種伸懶腰用的力,不與舉重用的力截然不麼?舉重用的力是後天的拙力,伸懶腰用的力是先天自然圖示 ,為什麼後天的力是拙力而名之謂害的道理何在?因為屏住氣使肺毛細血管充血,不但影響肺所擔任的職務,氣體交換受到抑制,而且因為減少了心臟輸入和輸出量,大大損害了全身循環系統的周轉,故而有害,拳中力主用先天自然之力,其道 理也就昭然若揭、不辯自明瞭。內求三合,力除三害,其出發目的,就是要求身體組織穩定,循環系統正常。在內三合外三合的基礎上盡量做到九要,根據萬物土中生的道理,由下而上逐一檢查足尖扣了沒有,足跟扭了沒有,膝往前頂了沒有,扣了沒有,胯鬆了沒有,坐滿在兩足足跟沒有,腿往上蹬了沒有,腰往前向下塌了沒有,肩往下垂扣了沒有,兩肘往下垂往裡裹了沒有,兩腕要平著塌了沒有,兩手指要撐開,兩手手掌要圓滿,手根往外橫翻,大指與食指之間虎口要極力分開,力求食指指豎直,左手食中二指像有二根線牽牢印堂間兩眉眉端,右手食中二指指尖像有二根線牽牢右肩,最後檢查豎項和頂頭。這種檢查起初時只能一二個項目,逐次增添就能習慣在一聲口令下即能自踵至頂完全都到,以後開步打劈拳時每手都要做到,即等於寫字時沒一筆敗筆一樣,所以要這樣練法其目的把四肢散亂互不相關養成渾然一體,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體則首尾相應,所以要用九要的方法使得軀幹和上下肢緊密聯繫一起,我們人體內有五臟,是謂陰經行於內,故名管,外有六腑,是為陽經,行於外故名衛。諸陽之父為督脈,諸陰母為任脈,背為陽,胸為陰,練拳有名師傳授即知道合體干肢有十二筋,分四正筋八柱筋,沿著背脊兩根和沿著胸骨兩根即是四正筋,著二肩左右各根早虎顧筋,沿著兩臂各一根曰臂筋,沿著二肋自腋至腰左右各根曰肋筋,沿著腿各一根曰腿筋,即是八柱筋,知道九要就能時知道四正八柱站樁和開步打拳都要,故必須自身有了東西才能看到別人有或無,所謂得名師真傳,就是上面所述這許多規矩,又說:鹿區尾閭能通月督,黽善納息能通任督二脈,一通隨後足三陰足三陽手三陰手三陽先後隨之相通。所說通者必先於練拳時,起初覺得呼吸往來其中,不練時就不覺得有,以後睡覺時覺得,坐定時即無,練到十年以上,通體毛也與鼻呼吸息息相通,不僅十二經而已,內陸家與外家之分辨,蓋內裡有東西,所以稱家,內家拳注意內裡東西,歌曰:成於中,形於外,虛心實腹,含胸拔背虛心,蓋腹式呼吸不同於胸式呼吸,胸呼吸時,吸則血壓下降,呼則血壓上升,呼氣時血壓下降,因為膈肌下移,腹內壓力上升,使得心臟的輸入量增加,因之輸出量也隨之增加。所以有「一吸便提,息息歸臍」的口號。為什麼息息歸臍?為什麼虛心實腹?為什麼要從站三體式入手?拳譜上說「久久貫注小腹,即能元氣回充,元神日旺,神旺則氣暢,氣暢則血融,血融則骨強,骨強則髓滿,髓滿則腹盈,腹盈則下實,下實則舉步輕捷,動作不廢,四體健康,顏色如桃李」,大家只知道腹式呼吸可以擴大胸腔,增加肺活量,這不過是次要的,而主要的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所謂還虛功夫,也即是陰陽採補方法,們大家都知道人身養命之寶是氣和血這兩樣寶貴東西,氣為先天,血為後天,氣為血帥,氣行血行。所以說樹衰培土,人衰氣補。又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氣補。呼吸與血液等循環,胎兒與成截然不相,出生以後肺開始工作,氣體交換後回到左心然後噴向射入大動脈中動脈小動脈,經毛細血管與組織間相互交換媽由小靜脈中靜脈上腔靜脈下腔靜脈回到右心再入肺中。這一循環中,靜脈血液回流的流速,腔靜脈快於下腔靜脈,因為上腔靜脈高於心臟水平,下腔靜脈低於心臟水平,而動脈流速適與靜脈相反,動脈血液下行流速快於上行者,均以受制於物理性而成為先天上所成不平衡的缺憾。所以拳譜上說採補陰陽就要補其不足,損其有餘,要把靜脈血液流速糾正過來。我們都知道,心臟所負責任是把血液推動過血管,故血流的快慢又須能夠滿足身體部分組織在新陳代謝上的求。既然知道了上下腔靜脈血液流速不一致,用什麼方法使它們相互平衡呢?要知道肌肉在運動,肌肉發生了彈性,對靜脈血流有促進作用。下肢的肌肉經常在緊張運動,不斷生彈性,站三體式時前後兩腿發生緊張運動,即對下腔靜脈起著加速作用,增加了心臟的輸入量,是恆溫動物,一面熱,一面銷熱,產銷平衡能求得穩定,不斷運動,不斷產熱,假使毛細血管開放的數量已達到飽和點,或超過毛細血管所能負荷,雖然毛細血管開放數量加多,血液與組織的接觸隨加多,但以限兩毛細血管就決能跟上無限量的運動量上升,這時候我們身上有一套原始調劑工具不約而自動過來起著調劑體溫的作用,這就是動靜脈血管。在母胎期間,肺循環還未開始工作,胎兒的氧氣養料供應都由靜脈擔負這個工作,一直到出生,肺循環起了作用之後,這套動靜脈混合血管即置於閒散的地位,要到毛細血管對自己職務擔當不了的時候或者部分生故障時候,付動靜脈血管具才出來幫助解決困難。我國古代修練家即重視這一套嬰兒在母胎中得以生長發育的工具。故曰: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因為胎兒的獲得氧和養料是由動靜脈血管擔當的。這套工具又起始於臍,其所以要息息歸臍,就是要動員這套工具,還虛功夫就是要恢復胎兒在母腹中的循環。普通人出生以後,唯一依仗肺循環,人體組織的新陳代謝90%要由肺來負擔,其餘則由皮膚來負擔,適與胎兒相反,因為胎兒肺根本不起作用,故100%的新陳代謝通由皮膚組織來進行的,而皮膚又與肺相互關係。假使用冷水沖洗皮膚的時候或遇天氣驟然變冷,身上衣服足御寒的時候,肺就很容易受到抑制或感冒,這是一個最顯著的明證。所以要象胎兒一樣充分加強毛細血管與組織之間的氣體交換,呼吸要由皮膚毛也來進行,不依靠肺為唯一呼吸具,做到嬰兒母胎的時期同樣情況。拳中最上層功夫就是內胎之息。換句話講,做到內胎息即能呼吸穩定,不受任何環境牽制。因為勞動啊,思想情緒所波動啊,都會影響呼吸,好像嬰兒一樣,所三體式是練拳築基功夫,也是變化氣質功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rrision 的頭像
    morrision

    morrision

    morris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